第295章 公司缺少的部门(2/5)

作品:《随身博物馆

凑,狐假虎威,今天张俊平绝对不会答应去喝喜酒。

“谢谢,经理!”

“客气什么?咱们可都是多年的老邻居。

结婚还差点啥?你是咱们艺术品公司成立以来,第一个结婚的职工,有什么困难,提出来,公司帮你解决。”

“不,不差啥了,三转一响我妈都给备齐了。”拴柱咧嘴笑着说道。

“缺什么,和我说,千万不要客气。”张俊平笑道。

“谢谢经理!”

拴柱道谢后,很识趣的告辞离开。

这又让张俊平高看了拴柱一眼。

至于说拴柱曾经偷过他的东西,谁没有犯错的时候?

浪子回头金不换。

张俊平不会因为那一点事,就对他有什么偏见。

送走拴柱,张俊平继续品茶,琢磨事。

张俊平表面上平静无波,内心里却是电光火石,回忆着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情,有公司发展的事情,也有自己个人的经历。

前世的经验,只能帮助他少走弯路,公司经营还要他吾日三省吾身,不断的反思过去,总结经验。

正所谓,怀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之心,行精进勇猛之事。

“师父,那个电视台的来了,说要做一个专访。”夏国祥过来,打断了张俊平的沉思。

“做专访?请他们进来。”张俊平说着也站了起来。

陆昭德带着一行人走进办公室。

“经理!这是央视的记者杨记者,这位是摄影师孙师傅········”

“欢迎,欢迎央视的诸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。”张俊平笑着和杨记者一行人,一一握手。

“张经理,您好!

我们听说咱们艺术品公司计划在欧洲组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巡回展,所以准备做一个专访,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?”

杨记者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少妇,打扮的很干练,说话也是很直接。

“专访没有问题,只是我就不出面了,由我们艺术品公司的书记吴新平吴老出名吧。

吴老不仅是我们公司的书记,还是全国著名的书画艺术家,师承齐白石大师。

你们可以好好的采访一下他!”张俊平笑着建议道。

这个专访,其实并不是央视主动来做的,而是通过新闻出版局协调,搞的一个记录片性质的访谈。

“这个·······”

杨记者被张俊平的话给弄的愣住了,她干记者也有七八年了,全国的大型工厂基本上都去过,见惯了,为了能够在镜头前面露一面,使劲各种办法的人。

像这种把露面的机会往外推的,还真少见。

“杨记者,能把你们的专访提纲给我看一下吗?”张俊平根本不给杨记者说话的机会,又直接开口索要提纲。

采访提纲,其实就是专访会涉及那些内容,会提什么样的问题,这些都会提前罗列出来,采访人和被采访人提前做好沟通。

不列提纲,直接随机提问,那不是采访,那叫坑人。

这个并不是造假,而是为了规避风险,避免说错话。

为什么那么多政府官员,对那种突然上门的采访深恶痛绝,就是担心说错话。

在摄像机前面说错话,那可是要命的事情。

“好的!这是我们的提纲,张经理给审核一下。”

“审核不敢,我就是学习一下。”张俊平谦虚道。

张俊平接过仔细提纲看了一遍,又琢磨了一下,才开口说道:“杨记者,去欧洲搞巡回展,我们是为了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精神,我认为这里面主要强调的应该是组织的正确决策和领导。”

杨记者深深看了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随身博物馆 最新章节第295章 公司缺少的部门,网址:https://www.275b.com/248_248290/2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