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取得成功的樊来娣专业对口,又开始研究这种酵母发酵物的提取和纯化,希望能从其中收获一些答案。
“唔,我真是羡慕你们公司啊,居然肯投入这么多的科研经费。”欧邦德严肃地看着周围的瓶瓶罐罐,一脸歆羡。
顶级国际大牌的研发经费虽然高,可在公司的总经费占比中最多就是百分之10左右,甚至顶级制药公司的占比也很少超过百分之30.
可姜念刚刚开设公司的时候就把最低的研发投入确定在百分之30的基准线上,之后又时不时提高投入,今年全年扬帆日化的宣传费用占比极低,剩下的钱几乎全都用在了研发环节,这撒钱一样的巨大投入饶是欧邦德见多识广也不得不叫声佩服。
樊来娣的表情稍微有点严肃,她看着多种酵母发酵物五花八门的数据,并没有理会欧邦德的感慨,只是若有所思地道:
“我还真是低估这东西了,怪不得小姜总今年的宏观战略中要把这一项分到稍稍靠后的位置。
想从这么多酒厂的酵母菌中获得我们需要的方案,真是宛如大海捞针,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。”
张觉民也严肃地道:
“不错,越是研发深入,我们就越是感觉到小姜总的高瞻远瞩。”
张觉民作为公司的首席研发负责人,这些年来清楚地意识到扬帆日化面对的重大隐患。
他们的产品虽然声势浩大,可除了透明质酸能自产,其他的最好的原料都牢牢掌握在国外的手中。
国外的原料价格如果上涨、供应链出现问题,扬帆日化的产品线也要随之爆发出巨大的问题。
现在他们已经不是最初小打小闹,从市面上随便买点原料就能搞好的时候,向高端项目前进,他们缺少大量的实验器材,更缺少海量的技术人才。
尽管他们已经颁布了大量的招工启事,可谓是求贤若渴,可因为整体环境的落后,这一步如天堑一般牢牢挡住了他们的去路。
菌株这东西不能取巧,要一个个做实验来验证,大多数实验在短期来看肯定是劳而无功的。
樊来娣认为,为了避免浪费,应该建立一个菌株库,进而建立微生物发酵开发平台,跟同行共享成果,一起研发,免得出现重复研究的浪费。
要做到这点,就必须对菌株进行测序,识别其中的小分子成分,并用在皮肤模型上进行试验。
就算这些东西都能一次成功,那也得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,这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,目前国内上哪去弄这么多人啊。
欧邦德道:
“我觉得,与其花这么多钱从头开始,咱们不如先把试验基地转移到米国或者立本。
起码那边现成的基因测序设备都有,咱们可以通过网络很快跟国内联系,这将大大节约成本,对公司发展非常有利。”
张觉民和樊来娣齐刷刷地摇了摇头,毫不犹豫否决了欧邦德的建议。
“从公司的角度来说,教授的思路是正确的。
可小姜总的格局远不止如此,她把樊博士叫回来,就是希望能趁着这次研发,带动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,让整个日化行业摆脱落后的现状。
如果再回米国,许多事情就没有了意义。”
欧邦德耸耸肩,表示你们随意,不过他反正是持悲观态度。
“我去喝杯咖啡,樊博士,需要给你来一杯吗?”欧邦德友好地问。
“我要一杯不加糖的。”樊来娣随口说着。
就在此刻,她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。
樊来娣按下接听键,对面响起了一个熟悉又很有磁性的声音。
“你好,樊博士,还记得我吗?”
樊来娣一怔,稍有些紧张地道:
“是皮尔内教授?”
“没错,您还记得我的声音,这让我非常开心。”
皮肤修复师的创始人皮尔内教授在电话那头友好地道:
“我看过了你在《科学》上的关于胶原蛋白的论文后非常激动,一直很想跟您交流一下其中的细节。
但我听说,您已经回到了华国,
这让我稍稍有些失望——作为一个科学家,您应该在国际第一流的实验室,身边的同事都是顶级科学家,这样才能让您不断进步,在应该出成果的年纪继续攀登。
怎么样,您要不要回来,我可以给您一个您无法拒绝的职位。”
“不需要。”樊来娣果断拒绝了皮尔内的邀请,“教授您好,我很希望跟您一起工作,但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。
除了胶原蛋白,我还在做其他的研究,只怕暂时无法去北美了。”
皮尔内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,他在电话那边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微笑:
“请问,是……酵母发酵物吗?”
“没错,您已经听说了?”
“呵呵,是的,扬帆日化的野心很大,我早有耳闻。
米酒肽这东西确实是个不错的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