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沈氏夫妇回来了,后面跟着两兄弟。
沈离没想到他们回来这么快,计划只能先暂停。
“阿离,下午厂子放假,我们去百货大楼。”
沈见山看到闺女第一眼,就说了下午的事。
中午徐秀娟做的高粱面馒头,早上发好面,这会儿正好做。
昨天的萝卜汤还剩一点,中午又加了一把青菜。
一家人吃完饭就出发了,这次可没有卡车坐,年底了,厂子出货很忙。
一家人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到百货大楼。
快过年了,百货大楼的人是真多。
一楼是卖日用品之类的地方,沈氏夫妻打算买点瓜子,糖果之类的。
纺织厂的人多,大部分人都认识,大人之间会互相拜年,没点年货可不行。
更不要说厂子里这么多小孩子,孩子拜年会得到一把瓜子花生之类的吃食。
沈离经过画符的事,她其实很想买支毛笔,想了想就跟父母说了。
这会儿沈氏夫妻在一楼,三兄妹就直接奔二楼去了。
二楼人相对少很多,这里主要卖手表,文具,还有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大件。
沈离一行人直奔文具部。
柜台里铅笔,圆珠笔居多,不过毛笔也有一些,最少的是钢笔。
沈离买了一支毛笔和两支铅笔,画了6毛钱,主要是毛笔贵,五毛一支。
沈向柏也买了两支铅笔,一支圆珠笔。
买完东西打算时间还早,三人就在二楼转了转。
自行车,电视机,缝纫机这样的大件,虽然买的人少,但是不妨碍大家看啊!
沈向柏站在自行车柜台前就看了许久,柜台的售货员看到这样的土包子,白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次。
看着时间差不多,一行人就去楼下风沈氏夫妻了。
刚到楼下,沈氏夫妇也买好了东西。
一家五口又一起赶着回去,一路上就听到沈向柏在那里说着自己看到的自行车。
沈离后世汽车飞机都坐过,对于自行车根本不感冒。
沈向松在部队,用不上自行车。出任务有专门的汽车,或者坐火车出行。
倒是沈见山听了小儿子的话,想着家里买车的钱倒是不缺,就是工业券差几张,要不找人买或者换,买辆自行车,以后出去也方便。
沈见山是个行动派,第二天就找自己几个徒弟说了这事儿,还真让他凑齐了工业券。
日子就这一眨眼就到了二十九这天,全厂都放假了。
沈见山拿着凑齐了的28张工业券,花了120块钱,买了一辆二八大杠的凤凰牌自行车骑回了家。
沈向柏在家跟着大哥贴对联,就听到屋外一阵车铃声。
看到车上的老爸,他眨了眨眼睛,以为自己眼花。
等到沈见山把车子停到自家走廊,他才反应过来。
“爸,你这哪里借来的自行车?”沈向柏放下手中的活,立马跑过去问到。
他仔细摸了摸,说道:“这车子可真新,跟我那天百货大楼看的一模一样!”
沈见山难得地没有打趣自己的小儿子,只笑眯眯盯着沈向柏不说话。
沈向柏没得到老爸的回答,转头一看,自家老爸正笑眯眯看着自己。
愣了愣神,突然反应过来,这不会是老爸买的吧!
“嗷!爸!爸!这不会是你买的吧?”沈向柏兴奋地跳了起来问到。
沈见山笑眯眯地点了点头。
沈离和沈向松听到沈向柏的叫声,也出来看热闹了。
此刻的沈向柏激动地摸了又摸车子,两眼放光说道:“爸!我能骑不?能不?”
看见沈见山点了点头,沈向柏兴奋地推着车子出了院子。
他仿佛看到自己骑着车子,在院子里溜达,后面跟了一群小弟的样子。
希望是美好的,现实是残酷的!
沈向柏在摔了几次后,灰溜溜地推着车子回来了。
徐秀娟其实早就知道今天沈见山是去买自行车,只不过夫妻俩商量好了,给孩子们一个惊喜。
沈离上辈子是会骑自行车的。
可她现在的身高也才一米四,看着比自己矮不了多少的自行车,她心里有点犯怵。
唉!身高是硬伤啊!看来还是得加强锻炼。
沈向松推着自行车溜达了几次,一下就会了。
灰头丧气的沈向柏看到自家大哥一下就会了,眼里又燃起了希望。
“大哥!大哥!你教教我,你咋一下就会了呢?”
沈向柏跟打了鸡血似的缠着自家大哥就要学。
徐秀娟看着活泼的小儿子,对着自家男人翻了个白眼,就进屋做饭去了。
沈见山知道自己又得罪了媳妇儿,赶紧进屋帮忙去了。
沈离看着两个哥哥一个耐心教,一个急着学,又想起来自己做的两个符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