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大早,沈离一行人就跟着去上工了。
早上是冯寒香煮的稀饭,昨天李云山叫了人送粮食过来,一人十斤碎米。
这个季节青黄不接,这碎米还是生产大队去年分粮的时候特意留的。
到了生产大队,一行人除了沈离,都被分去地里拔草。
沈离被分派做记分员,这可让几个老知青羡慕,特别是冯寒香,她可是眼红这个很久了。
记分员不用下地,开工登记一下每人拿了什么工具,收工就负责每人得了多少工分,再负责把工具收回来。
大队记分员平时就三个人,刚好其中一个生娃去了,这位置就缺了。
冯寒香刚和大队长的闺女李文珺熟悉起来,正打算求人把这空缺给她,就被沈离占了。
这可招了冯寒香的嫌,被人记恨上了。
沈向柏也是第一次下田,南方的水田蚂蝗多,段宁发现腿上的蚂蝗时,都吓哭了。
沈向柏长期喝灵泉,又在空间锻炼,倒是没被蚂蝗吸上。
曹丰是京都来的,钱票都有,可没有准备啊,也被蚂蝗爬了几次,整个人在水田里大呼小叫的,倒是把这害怕的气氛冲淡了不少。
“你们几个刚来,不熟悉田里的事儿,等过几天闲下来了,可以去准备双雨鞋。”
李明川作为队长,倒是对几人很有耐心,抽空安慰了几人几句,便去干活了。
田里的稗草要好几天才能拔完,知青点分到的田地离村子远,草也多,估计要多拔两天。
曹丰闹了几次笑话,他以前衣来伸手的,哪里认识稗草,好几次把秧苗拔了。
害的检查员不停地往他们这里跑,下午队里就派了两人专门教几个新来的认知各种野草。
午晚饭是冯寒香做的,照例是稀饭,不过但是加了两道水煮青菜。
李明川趁着晚饭说了做饭的事儿,“咱们这是轮着做饭,以前人少一人做一天,现在人多,我们还是重新分配一下。”
“或者你们也可以单独开火,柴火共用,灶台就轮流使用。挑水这事儿我们男同志轮流来。”
沈离听到可以单独开火,不动声色地看了二哥一眼。
正好沈向柏也看向自家妹子。
好吧!确认过眼神,果然是兄妹。
除草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,知青队花了整整八天才把活干完。
当地的村民同样大的地,五六天就干完了。
除草后村民基本上没什么事儿,大多在家闲着。
李明川跟队里说了一声要上县里,李云山就安排好了拖拉机接送。
新知青下乡熟悉几天后,都会进城采购,队里这个时候都会安排拖拉机接送。
沈向柏吃了两天粥就受不了,跟着沈离偷偷进了空间,煮了几根玉米和几个鸡蛋吃。
两人商量进城买点东西就跟他们分开开火。
一行人到了百货大楼,各种采买。
兄妹两个一人一双雨鞋,一把雨伞,一个斗笠。
沈离看见了一口小铁锅立马买了,就是兜里的工业券一下子就只剩五张了。
剩下工业券的买了两个脸盆,牙膏牙刷之类的也各买了一份。
这一下子就花去了三十多块,可是烧火的炉子也没有呢!
两人找了一圈也没有,心里很是失望,没有炉子怎么做饭!
“沈离同志,怎么愁眉苦脸啊?”李明川一眼就看出这个小妹妹不开心。
“唉!队长,我买了口铁锅却没有买到烧火的炉子!”
沈离丧气地说道。
就这事儿?
“咳!这算啥,回去我给你用砖头垒一个,刚好队里还有一些碎砖,跟李队长说一声就行!”
沈离听了双眼一亮,还可以这样?
两人就这事儿又说了一些细节,这才确定了回去可以自己做。
头顶的乌云散了,沈离心情大好,便说了兄妹两个分开吃的事儿,得到了李明川的支持。
回去的当天,李云山就带人挑了些碎砖来,顺便把灶台帮着做好了。
走之前沈离兄妹送了李云山一段路,两人这才知道李云山和大舅徐进安是好友。
“行了,你们回去吧,等过段时间,进安找我喝酒了,我再来叫你们。”
李云山没有停留就回去了。
兄妹俩当天就自己做了饭,沈离把板栗煮了一锅,给知青点的人分了。
算是感谢这八天对兄妹两个的照顾。
一行人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板栗,软糯香甜中带着一股清香,咬一口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没了。
曹丰山珍海味都吃过,却觉得这板栗直接把他前面十几年吃过的好东西都抹杀了!
马元修在众人之中体力是最差的,工分拿的跟方圆圆一样,可人家方圆圆有钱,经常有吃食分享给大家。
他家里穷,啥也没有!每次吃饭都是自觉最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