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玄幻小说 > 三国志之四分天下 > 曹操(1/7)

曹操(1/7)

上一章三国志之四分天下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.

《三国志》开场就描述了一个奸诈的坏孩子曹操“太祖少机警,有权数,而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,故世人未之奇也”。好打架玩耍,不喜欢学习,有点小聪明,把他的叔父玩得团团转。其实这样的小孩并不足为奇,街面上多的是。但是桥玄却“睹太祖而异之”,直接要将后来孙策或者周瑜的老婆嫁给他,一家都要托付给他了。由此并结合后面可以初步推断出,曹操是一个具备多重人格的人。起码他要懂得在他父亲和长辈面前扮有能有才的好孩子,对于实在不能伪装感化的,又是一副无赖样子对付。每个三国人物都有副脸谱,刘备的相貌在《三国志》开头就有描述,印象最深的是“喜怒不形于色”,真正枭雄的必备脸孔,而曹操呢?他的脸孔是不定的,是没有描述的,只要需要,我想他随意就能变一副出来,因此他年纪轻轻得到”奸“,”能“二字判定。

家世的关系,曹操开始当官了。“年二十,举孝廉为郎,除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”。可以想象一个”任侠“的人,必定有很多朋友,再怎么,也要有很多玩友,大家整天嬉皮笑脸,好勇斗狠。但是他一当官,居然立即做到了”造五色棒,县门左右各十馀枚,有犯禁,不避豪强,皆棒杀之。后数月,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,即杀之。京师敛迹,莫敢犯者。近习宠臣咸疾之,然不能伤,於是共称荐之,故迁为顿丘令。“为什么这么认真,这么狠,按照道理来说,在帝都做官,熟人这么多,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才对啊??

第一因为其家世,他父亲”嵩字巨高。质性敦慎,所在忠孝。为司隶校尉,灵帝擢拜大司农、大鸿胪,代崔烈为太尉“,因此别人“咸疾之”,却“不能伤”。

第二是因为他本人的个性。一个人的个性,总有形成的过程,他那个时代,应该最受其父亲祖父的影响,但是从对他祖父曹腾的记载不难看出,他祖父是一个圆滑会处世的好好先生,能够侍奉皇帝几十年不出差错,又得到内臣外官的一致称赞。不过曹操的老爸是个“不知本末”的养子,对这个人的描述并不多,但是也有“质性敦慎,所在忠孝”八字考语,那么上面两代都不是那种冲动的角色,曹操的性格又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真的是很难说。恐怕是早前打架打多了,跟蛊惑仔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了吧。他连刺杀张让都敢去(“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,让觉之;乃舞手戟於庭,逾垣而出”),真正称得上亡命之徒,那么棒杀几个不把他放在眼里的高官亲戚自然不算什么。他这时的行为,我觉得还是冲动多过于权术。

一个人的早年事迹,往往能看到他的性格形成的轨迹。曹操的顿丘令做得怎么样不得而知,后来因为亲戚犯法连坐被免,没过多久又“征拜议郎”。他做议郎的时候,看不惯很多事情,上书言事却无济于事,以至最终“太祖知不可匡正,遂不复献言”;这时候的曹操,经历过了“近习宠臣咸疾之,然不能伤,於是共称荐之,故迁为顿丘令”,大家注意了,这个在为官上叫做我扳不倒你,你又碍眼,那我就给你升个官,调走你,眼不见为净,你想碍我的事也够不着;又经历过了一些“不可匡正”的事情,应该已经磨练了他的个性,开始磨得圆滑了。

“光和末,黄巾起。拜骑都尉,讨颍川贼。迁为济南相,国有十馀县,长吏多阿附贵戚,赃污狼藉,於是奏免其八;禁断淫祀,奸宄逃窜,郡界肃然”这是曹操做官的第二阶段了,议郎做得不爽,那自然不做了,又去做地方官。但是地方官员的纪律品德非常差,他怎么能把前面几相都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呢(“长吏受取贪饕,依倚贵势,历前相不见举。。。。。。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。。。。。。世之淫祀由此遂绝”)?因为他手上有兵权。这点兵权治理地方是够用了,再加上朝里还有人,做得还算不错。但是后来他又不做了。“久之,徵还为东郡太守;不就,称疾归乡里”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官越做越大,与有权势的人的冲突也越来越大,恐怕会危害到家人了!想必这么多次做官罢官,已经让可爱的曹同学悟出了两个道理:1:乱世里,靠一腔正气,是斗不过这个社会的。2:枪杆子里出政权,要做点事情,非要自己有实力不可!

年轻时候做了些事情,想必已经为曹操闯出了一点名气。最起码别人认为他有点胆大不怕死就是了。后来“顷之,冀州刺史王芬、南阳许攸、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,谋废灵帝,立合肥侯,以告太祖“。这么大的事,找他这么个赋闲在家的人,无非是两个原因:1,他带过兵杀过贼,又是个愤青,最好被利用的主儿,就好比现在网上的愤青,最容易被别人煽动,用来挡子弹冲锋最适合不过。2,他确实是个人才,最起码在交朋友上很有一套。这时的许攸,据我判断跟后来的许攸是同一个人,应该以前在一打架的事儿干过不少。所谓男人最铁的三种关系:一起同过窗,一起扛过枪,一起分过赃。恐怕小许和小曹这三条都占全了,有这种不要脑袋的勾当,不叫上他叫谁呢?

但是,此时的曹操已经不是那个冲动过分的曹操了,他是有想法的。他写给朋友的信不像发表出来的空头文章,非常的实用,客套的话就一句:“夫废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三国志之四分天下章节列表下一页